水是關乎民生的大事。2011年1月3日,市水務局局長劉偉全就供水安全、水環境治理、防治內澇等熱點問題,接受東莞時報記者專訪。他還向東莞市民透露了一個好消息,未來五年全力推動全市供水管網整網改造,計劃利用3-5年時間整網改造完畢,東莞市民將告別“黃銹水”!
關鍵詞:防災減災 33.2億建設395宗水利防災減災工程
記者:不少媒體報道,明年中央一號文件預計“抓水利”為主。尤其是會加強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建設。過去幾年,東莞的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建設情況如何?
劉偉全:我市早已開始注重防災減災工程建設。為提高我市防洪保安全能力,加快民生水利工程建設,過去五年,我市投入大量的財力、精力建設了一大批工程。一方面,提前完成省防災減災工程要求的兩項沿江沿海防洪御潮工程,東莞大堤、掛影洲圍的達標建設,不但打造了廣東省、東莞市的高標準防洪樣本工程,而且成為沿線各鎮區的交通大動脈,全面激活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全面推進,2006年至2010年,市、鎮兩級政府共投入33.2億元,分三批建設395宗,主要包括江河海堤達標621.2公里,新、擴建水閘工程105座、排站93座,治澇面積217.8萬畝。截至目前,完工及在建項目達總數的98%,全市的防洪排澇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關鍵詞:內澇整治 明年底前啟動市區內澇整治三期工程
記者:市區內澇一直是東莞的熱點問題。2009年,2010年連續兩年,市政府都將市區內澇整治列入“十件實事”。今年的內澇整治工作完成情況如何?
劉偉全:2009年,我市啟動市區內澇整治應急工程,分期治理城市內澇。今年的市區內澇整治也進入收尾階段。其中,莞城市橋河系統,排澇泵站工程已全面完成;南城雀巢片區、東城下橋河系統也已基本完成。明年,我們將啟動南城鴻福河內澇整治工程,并著手開展市區內澇整治應急三期工程(東縱路東華醫院至人民公園再至新河北路段)的施工圖設計和招投標工作,力爭在明年底前啟動工程建設。
關鍵詞:供水管網 鎮街制定水管改造方案分年分片段實施
記者:今年的“十件實事”中,水務局承擔了改造農村老化水管工作。現在這項民心工程進展如何?
劉偉全:自從機構改革以后,全市涉水事務由水務局統一管理,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年初的時候,我上網的時候經常看到市民在投訴,他們說回家開水龍頭,出來的都是“黃銹水”。尤其是一些舊區的居民,他們住的房子已建了近30年,當年的水管老化,加上水管材質問題,導致了出現水壓低、水質差問題。要想解決問題,一個辦法就是改造老化水管。
今年的欠發達村老化水管改造工程被列入市政府十件實事之一,我們提前在9月份就完成了這項工作。本工程改造長度超過1300公里,受益人口近30萬人,大大改善了供水水質。2009年至今,我市已累計投入資金近4.2億元,改造老化管網共計2300多公里。
記者:能透露一下,您對供水管網改造有何新計劃呢?
劉偉全:經過今年的欠發達村老化水管改造工作,我發現了不少問題。舉個例子,有個鎮的欠發達村地處供水網絡中段,它的上、下游都不是欠發達村,因此這次管網改造沒有覆蓋到。欠發達村的老化水管改造后,剛開始出來的水質是很好的,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又有黃銹水了。原因在哪里呢?因為上游的村他們的水管還沒換。
出現“黃銹水”的問題,我一直都耿耿于懷。身為水務局局長,我要為市民健康負責,要對自己良心負責!為了市民能夠喝上“放心水”,我們勢必要進行全市供水管網的整網改造。這點是毫無疑問的。十二五期間,我們將正式啟動全市整網改造工作,計劃用3-5年時間完成改造。
記者:全市供水管網整網改造工作涉及范圍很廣,市水務局計劃如何推動這項工作呢?
劉偉全:我市現屬市、鎮、村三級供水體系。整網改造工程覆蓋范圍廣,僅靠政府的力量有限,需要市、鎮、村三級供水企業的全力配合。喝水問題事關民生大事,站在為市民負責的角度,建議供水企業每年拿出部分盈利對所屬供水片區進行管網改造。各鎮街以屬地原則,分年分段實施,供水企業制定供水片區管網改造方案,上報我局進行審定后實施。利用3-5年內完成這項系統工程,讓廣大市民喝上更優質的水。
記者:過去幾年,我市在供水“一張網”工作上進展如何?
劉偉全:全市供水“一張網”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我們積極推進供水企業的整合工作,構建科學、安全的鎮級供水體系,目前全市村級水廠從原來的100多間整合至74間,現正開展東城等三家供水企業的整合工作。當前,我市日均供水能力已超700萬立方米,供水能力遠可滿足于近年實際供水量。
關鍵詞:鎮街分水 再過幾年看實際情況擇機推出
記者:2008年,東江首次實行水資源分配。東莞每年最多可分得東江水20.95億方。緊接著,東莞提出計劃分水到鎮街。兩年過去了,鎮街分水方案尚未對外公布。
劉偉全:我們根據省分配給東莞的水資源量,制定全市水量分配方案,以更好加強取水管理工作,現正對方案進行修改完善。我們實施鎮街分水,需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說鎮街的產業結構、人口數量、環境因素等等。此外,還要考慮到經過產業結構調整、企業升級轉型,帶來的企業搬遷停產、人口流動等等未來的發展趨勢。我們再過幾年看東莞的實際情況再擇機推出鎮街分水。
關鍵詞:節水社會 啟動用水定額制定和市域內河涌整治工程
記者:2008年,我市被列為第三批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城市。未來五年,水務部門將會有何新措施出臺?
劉偉全:我們也在積極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編制完成《東莞市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同時大力開展有關指標研究、配套政策的研究,并與東莞市質監局聯合發布東莞市啤酒制造行業、中堂鎮造紙行業的取水定額聯盟標準,啟動東莞市用水定額制定工作。
記者:運河綜合整治正在熱火朝天地進行中。那么,東莞大大小小數百條的內河涌何時能夠恢復舊日容顏呢?
劉偉全:其實,我們一直在推進內河涌、水庫污染治理的試點工作,積極開展以東引運河、石馬河干流為主的河涌清淤工程前期設計工作。目前東引運河職教城段試點工程即將動工;開展同沙、水濂山等九座聯網水庫的水源保護規劃、可研工作,同沙水庫的尾水排放、環水庫截污管網工程即將動工,蓮花山水庫清淤的施工圖設計工作也在緊密開展中。
未來,我們將完成橋頭小海河生態修復工程,同時以鎮街為責任主體,全面啟動市域內中小河涌整治和生態修復工程。
關鍵詞:雨污分流 雨污分流或納入今后新建項目規劃
記者:十一五期間,曾經有部門提出過東莞應該實施雨污分流。在十二五期間,這個想法是否會實現呢?
劉偉全:從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東莞應該要做雨污分流的。污水處理廠的處理量是有一個限值。水資源畢竟是有限的,我們要珍惜利用好它。通過雨污分流,我們將工業污水、生活污水和雨水實行分流后,雨水可以直接循環利用,減少了實際用水量,也減輕了污水處理廠的運營負擔。對于未來,我們建議雨污分流要納入今后所有新建項目的規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