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半年召開的河南省環境保護工作視頻會議,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全省環保工作“三個用”總體思路。即用足有限的環境容量,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用好有限的環境容量,大力推動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用一定的環境容量,支撐更大的經濟總量、更快的發展速度和更持久的發展時間。努力走出一條“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保工作新路子,推動中原經濟區實現不以犧牲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科學發展。
然而開封精細化工產業園產業園附近居住的一些群眾,幾年來卻不斷向媒體投訴,稱該園區存在污水外排等問題。
開封市精細化工產業區位于310國道和高唐公路兩側馬家河以南,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資源,同時,作為全國14個精細化工基地之一,該鄉工業主要分布在精細化工產業區內,隨著該區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污水、噪聲、有害氣體等污染加劇 。
6月份開封市環保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園區排放的工業廢水好像是懸浮物多點,但是COD和氨氮含量應該不高,現在還不知道達標不達標,但是好像達標,這個排污口是這個園區的總排放口,所有企業的水都是進入這條河里。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記者曾在當天在河南開封市精細化工產業園看到,新大新廠區后面一條直徑一米左右的污水管道里流出的大量污水直排到附近的一條河流中,河水和污水交匯之處驚現兩重天,而污水最終流向淮河。
按照相關要求,企業廢水需經過處理,企業在項目建設時應該配套建設環保設施,執行“三同時”要求,做到水氣聲的達標排放,而在這個園區,卻因沒有集中的污水處理廠,污水直排淮河支流。
造成環境保護的困局不僅僅是政策、技術與資金問題,現實中更多的是治理動力問題,截止目前,該園區內沒有建成一所污水處理廠。
此前,記者以“ 河南開封:集聚區污染河道達三年之久”為題,對該園區污染情況進行了客觀報道,而2個月之后,情況如何,相關部門是否治理,記者再次來到開封精細化工產業園區。
在開封精細化工產業園區,有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金山路)、開封越宮化工有限公司,河南科來福化工有限公司,開封華瑞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普朗克化工有限公司,大地農化,萬盛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業已經多數投入生產。
目前,該園區的污水處理廠仍正在建設中,在項目工地,三三兩兩的工人正在施工。而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緊鄰一墻之隔的排污口仍對外排著污水。
資料顯示,開封萬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是新大新材2011年3月組建的全資子公司。
A股上市公司新大新材注冊地址是河南省開封市精細化工產業園區。是一家專業從事太陽能晶硅片、半導體線切割刃料研發、生產、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太陽能光伏行業重要的功能性材料供應商。是河南省第一批資源綜合利用型企業。“晶硅電池片切磨專用刃料”被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新大新”品牌的切割刃料在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產品美譽度。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頭頂諸多美譽的上市企業,長期以來,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大量流向僅一墻之隔的河道,而當地環保部門從6月份未對該企業排污行為進行叫停。
新大新材在2010 發布的環境保護情況(據招股說明書)提到生產廢水主要是含酸廢水,含酸廢水先排入酸洗沉淀池內與堿水中和,然后經過污水處理站壓濾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二級標準后排放。
在6月份本報報道后,開封市環保局稱調查后給予回復,然而至今,開封市環保局并未對該問題給予回復。
8月初,記者在該公司一墻之隔的排污口,再次致電開封市環保局,該局相關人員仍稱需要調查后給予回復。
在開封市精細化工產業園環評二次公眾參與公示寫道“當地水環境已無容量,大氣環境容量十分有限。”“環境影響預測結果顯示,在落實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增產減污等要求后,規劃區域環境質量不會惡化。 ”
但據此前媒體報道“環境污染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尤其是廢氣污染,常常在深夜將村民熏醒。有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個別企業存在污水排放由專人負責的行為,其日常污水直接排入馬家河內,一旦發現環保部門來檢查,立刻改排清水。 ”
過去我們用環境換GDP,現在和未來必然要用GDP去挽回環境。但一系列污染事件告訴我們,被破壞的環境,已遠非金錢能挽回。有些東西一旦失去了,永遠找不回來。這里面既有曾經優美的環境,也有稍縱即逝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