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上海抗擊突發事件的能力,上海市水務局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逐步建設一批具有應急供水功能的采灌兩用井,以便在應急狀態下以地下水為水源解決周邊居民和重要設施用水,緩解供需矛盾。對符合地面沉降控制條件的深井,平時用于人工回灌,對于解決本市地下水人工回灌缺口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根據市領導有關“抓緊開展應急水源地研究和論證”的指示精神,2009年經上海市水務局、市教委協商,在相關高校自愿申報的基礎上,經市地礦技術部門篩選、市水務局批準,確定在上海財大、復旦大學等8所高校建設首批10口應急供水(回灌)深井。上海市水務局、市教委、市供水處領導高度重視,多次親臨施工現場指導、督查。上海市水務局副局長陳遠鳴在上海財經大學深井建設工地現場再三強調安全生產、文明施工。上海市供水處考慮到高校施工的特殊性,在進場前即同校方、施工單位簽訂安全生產協議,落實具體措施,要求施工人員必須嚴格執行高校各項管理規定,通過在施工現場和校園網發布警示通告、施工場地用彩鋼板等封閉、運輸車輛進出校園須在晚間學生休息后等措施杜絕一切安全事故。
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由上海市供水處負責建設的上海財大、復旦大學等8所高校10口具有應急供水功能(回灌)的深井,克服重重困難,分批通過了工程驗收,并陸續投入試運行。期間已經回灌70余萬立方米,總體運行情況良好,為提高供水保障率能力、控制地面沉降發揮了積極作用。
“十二五”期間,上海將認真總結高校應急供水深井建設成功的經驗,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應急供水深井選址、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制度,為全面完成水務“十二五”規劃做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