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1月30日,下同)上午,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全體組成人員直面政府部門,就“加強我市飲用水源管理與建設,確保城市供水安全”展開專題詢問。導報記者在專題詢問會上獲悉,四年之內,廈門要開辟第二水源,從長泰引進水源。
目前,廈門在改善九龍江引水、汀溪水庫和石兜-坂頭水庫供水的同時,也在努力開辟第二水源,新建水庫,形成蓄引結合的供水體系,不斷提高城市供水安全水平,以滿足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據了解,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是目前廈門從行政區域外可引入的第二飲用水源,建成后的水庫庫容約1.2億立方米,每年可向廈門供水2.03億立方米,將從根本上提高廈門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保障性。
市人大城建環資委主任委員邊經衛說,現在,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廈門用水狀況——— 岌岌可危、急不可待。邊經衛表示,廈門水源的安全性受到很大挑戰,廈門城市規模在不斷壯大,要滿足四五百萬人口的供水安全,九龍江、長泰的飲水工程非常重要。
“這個議案辦了兩年,說是該項目已正式報國家發改委,國家發改委何時能批下來?10月8日市政府跟漳州市進行了溝通協調,對樞紐工程的資金達成了一致意見,這個一致意見的含義是什么?項目何時能開工?開工后何時能建成?”
針對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廈門市市政園林局書記陳慶兒表示,如果拿國家補貼建水庫,“十一五規劃”的項目到現在還沒結束,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屬于“十二五規劃”,排隊要等很久,立項就很難批下來。“我們已和長泰縣達成一致意見,不要國家補貼,這樣國家發改委很快就可以批下來。與漳州市進一步溝通后,廈門市會適當地給長泰縣一些資金補助。”據介紹,整個工程從開工到結束建設工期要四年。
廈門供水管網不會出現“停水困境”
在昨天的專題詢問會上,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陳紫萱表達了這樣一個憂慮:廈門的供水管網使用的時間已經很長了,會不會出現問題?
對此,陳慶兒表示,目前,廈門的供水管網全部形成了雙回路,不是單線在供水,而是雙線都在供水。也就是說,廈門市任何一條管出問題了,都不會出現像鄭州那樣的停水困境。
“如果島內供水出現突發狀況,翔安的水可以及時補進來;如果翔安出現突發狀況,島內的水也可以及時輸送過去。廈門在建設翔安隧道時,建了三個洞,中間的洞就設有清水管。現在,集美和同安聯網了,集美水廠的水同樣可以輸送到同安;海滄也建了水廠,海滄和集美也聯網。下一步,市政府還要求現在建的長泰水庫和蓮花水庫都要聯網。”
坂頭水庫水質今后總體上趨好
昨天,針對有委員提出的坂頭水庫今年發生污染問題,水務集團總經理吳燦東坦言,坂頭水庫年初出現水質被污染現象,原因是近年水庫一直低水位運行,導致污染源進入水庫。吳燦東表示,目前污染源不僅沒有減少,還有增大的趨勢。
如何截斷坂頭水庫的污染源?吳燦東表示,目前,坂頭水庫附近的許莊,搬遷率已達到90%,這樣就截住了坂頭水庫的污染源。
“我們對水庫每天進行檢測,每周還進行總體分析。坂頭水庫的水源今后總體上會趨好,原因有兩個,一是集美區對水庫周邊村莊的種植和養殖進行了清理,污染會減少。二是將來隨著枋洋水庫的建成,水量會大大增加,污染源又減少,所以水質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