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節水減污”形勢嚴峻,階梯式水價有助于推動節約用水
羊城晚報訊 記者孟慶利、通訊員盧紹琨報道:日前,廣東省為水資源管理劃定了“三條紅線”,正式在全省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羊城晚報記者從廣州市水務局獲悉, 廣州市目前正在制定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方案。從長遠來看,水質型缺水仍將長期困擾廣州市供水安全格局。
引三大水源供水仍緊張
珠江水資源研究所副所長朱遠生介紹, 廣州市中心城區從1999 年起,用了整整十年時間, 艱難地完成了東江取水口上移劉屋洲、北江順德水道南部水源工程和西江引水三大水源改造和建設工程,2010 年,廣州市中心城區供水水質合格率在全國大城市中綜合排名第三。但隨著廣州市用水量的快速增長,廣州市花都區、蘿崗區、南沙區和增城市均出現了供水緊張局面,而廣東省對東江水量已分配完畢,廣州從西江引水規模限定在350 萬m3/天,北江引水規模限定在80 萬m3/天,預計“十二五”期間,除還未實施的北江清遠引水工程外, 廣州市境外水源的選擇已不多, 供水增長只能靠境內自身解決。因此從長遠來看,水質型缺水仍將長期困擾廣州市供水安全格局,未來水資源形勢仍十分嚴峻。
節水減污是根本之策
朱遠生認為,廣州市水質型缺水的原因, 除由于潮汐河流水動力條件復雜、城市污水處理設施不完善、供排體系交錯、跨界水污染等原因外,最主要的是,用水模式粗放,用水效率低下。
2010 年廣州全市用水總量74.35 億立方,高居全省各市之首,導致廢污水排放量巨大,污染物入河量遠超水體的納污能力。同時,根據珠江水資源研究所測算,按現有用水模式,到2020 年,即使全部廢污水處理達標排放,其污染物入河量仍遠超水體的納污能力。
“因此,長遠來看,要完成《廣東省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暫行辦法》中制定考核目標,保障廣州市供水安全,節水減污,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才是根本之策”,朱遠生表示。
節水不能光靠喊口號
朱遠生表示, 當前廣州市各項用水指標高企,節水潛力巨大。從用水指標來看, 廣州市的各項用水指標均居于全省各城市的前列, 遠高于國內平均水平, 全省其中人均綜合用水量和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尤為明顯。根據《2009 年中國水資源公報》資料,廣東省的人均綜合用水量為483m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76m3。而廣州市的人均綜合用水量為726.11m3, 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153.56m3, 均遠高于廣東省平均水平和用水定額指標要求。
朱 遠生表示,“節水減污”,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不是光靠加強宣傳教育、喊喊口號就行。“而是需要實實在在地從加強節水法制建設、推廣節水技術、進行水價改革等多項措施同步推進”,朱遠生表示。
朱遠生認為, 建立符合當前水資源保護需求的合理的價格體系是必要的, 也是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的重要舉措之一。據悉,目前,廣州市節約用水辦公室對廣州市中心城區月用水量大于1000m3 的非居民用水實行計劃用水管理,超計劃用水加價收費,2010年納入考核非居民戶全年共節約用水2.5 億m3,成效顯著。
而在居民用水方面, 廣州市目前主要通過各種推廣活動提高節水型用水器具使用普及率, 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離“節水型城市”的標準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居民用水定額仍遠高于廣東省標準。朱遠生認為,階梯式水價的實施將有助于利用價格杠桿推動節約用水。
廣州市自來水公司表示:水價上漲所得回饋供水服務
羊城晚報訊記者孟慶利報道:廣州市自來水價格調整方案聽證會即將于明日舉行, 按照已公布的兩套方案,水價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專家認為, 水價調整是實現資源價格合理回歸的舉措之一。廣州市自來水公司表示, 本次水價調整后所得的收入將用于為市民供水的服務上。
廣州市自來水公司此次的成本公開引起了市民的熱議,盡管質疑之聲不絕于耳,但廣州市自來水公司是國內大型省會城市首個進行成本公開的自來水企業。
有關財稅專家認為,按照現有的水價形成機制,單純的供水成本其實并不能完全對應供水價格。相對于行業太多的歷史欠賬, 以及管理問題,包括一些供水企業還承擔了眾多政府責任,供水成本公開其實更多具有的是一種示范意義。
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表示,國家調整資源類產品的價格是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目前廣州供水水價是1.32 元/噸,永遠保持低價優質供水是不現實的。珠三角是世界工廠, 如果資源成本支付不夠,相當于整個珠三角在向世界透支資源。有些國家很多農產品不是自己生產的, 他們從中國和其他地方進口。
實際上就在低價買水。
廣州市自來水公司表示,本次水價調整后所得的收入將用于為市民供水的服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