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武清區水務部門緊密圍繞全區發展大局,針對干旱缺水、洪澇災害、水環境污染、地面沉降和水土流失等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矛盾,著力推進全區城鄉供水、防洪除澇、節約用水和水生態環境“四大體系”建設,使武清水務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全區防洪減災、水資源保護、水資源配置和涉水事務公共管理服務等能力獲得不斷提高。
——城鄉供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為保證用水安全,武清建成了北部下伍旗水源地,供水能力達5萬立方米/天,結合引灤水,在兩套水源的共同供應下,全區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在農村飲水方面,通過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26個鄉鎮314個村39.4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通過管網入戶改造解決了25個鄉鎮、415個村44萬農民的飲水不方便問題,農村用水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城鄉防洪排澇安全保障體系初步建成
防洪建設方面,相繼實施了龍鳳河大南宮閘至京津公路段右堤和龍鳳河故道大南宮閘至京山鐵路段左堤的復堤加固工程,初步形成了以龍鳳河右堤、龍鳳河故道左堤、北運河右堤、永定河護路堤構成的城市防洪圈,使城市的防洪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排澇建設方面,實施了一系列河渠清淤疏浚、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立健全了雨量、水位監測系統和指揮調度系統,使全區排澇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城鄉水環境面貌顯著改善
自2003年以來,累計投資5億多元用于全區水環境建設,相繼對北運河城區段、東排渠、二支渠、三支渠、五支渠、機場排河、龍鳳河及其故道等50多公里長的河道進行了綜合治理,水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初步形成了“水清、岸綠、景美、游暢”的景觀效果。其中,北運河已成為武清標志性景觀,有效帶動了沿線商貿經濟的發展,形成了武清的一條旅游經濟帶、文化休閑帶和綠化景觀帶。
——節水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
近年來,區水務部門堅持“開源節流并重,節源優先”的原則,注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使水資源達到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充分發揮有限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有效緩解武清缺水矛盾。通過加強管理、合理調劑、依法取水、經濟調節等措施,多項節水指標得到了全面提升,全區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居民生活用水戶表率達到100%,城鎮居民節水器具普及率達到100%,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8,節水型社會建設初步形成。
——農村水利發展勢頭強勁
為配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區水務部門不斷加大對農村的服務力度,著力開展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從工程規劃、資金投向等方面向農村水利建設傾斜。全區節水灌溉面積達到75萬畝,占有效灌溉面積的70%;近三年新建定福莊等橡膠壩3處,清淤農田干支溝渠375公里,新增蓄水能力近1500萬立方米。維修加固農用橋、閘、涵238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