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第四個月之后,虎年重慶IPO首例的重慶水務(601158)7月1日遭遇2.25億網下配售股解禁帶來的“洶涌洪峰”,從“一”字跌停到破發,一度呈現解禁必跌的頹勢。
分析人士告訴本報記者,解禁當日機構大量外逃,并非偶然,前期大盤整體信托選擇導致估值中樞緩慢下移,水務板塊市凈率一路下挫,解禁日當天的“洪流來襲”只是這一估值中樞下移的必經階段,在預料之中,而非出乎意外。但是從長期來看,價值被低估的重慶水務仍然存在升值空間。
也有基金經理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減持潮的愈演愈烈而估值中樞將會逐漸下移,在這種估值中樞潛在的緩慢下移過程中,重慶水務短期還會繼續下探,然而結合整體水務行業來看,中期存在投資價值。
“洶涌”的解禁洪峰
6月30日,重慶水務“一”字跌停,成交13.54萬手,占當天解禁股的6%。
盤后異動信息顯示,賣出前五位均為機構席位,而接盤席位無一機構席位。這五家賣出機構席位合計凈賣出8957.84萬元,占當日總成交額的92%以上。其中最大賣出席位海通證券投資部,合計凈賣出3590萬元,共計500萬股。而海通證券和國泰君安證券的自營賬戶當時均以上限2.5億股申購,獲配904.23萬股,中信建投和中信證券則分別申購了1.25億股和1億股,獲配452.11萬股和361.69萬股。
7月1日首度破發,低開低走,當日開價6.74元/股,一度跌破發行價6.98元,資金流出達1.72億元。
7月2日,據“全景數據決策終端”數據顯示,上周五上海市場換手率前20名的個股中,重慶水務以9%的高換手率列第五位。
大智慧超贏數據顯示,上周近5個交易日以來,主力資金持續流出供水供氣板塊,累計凈流出資金超過4662萬元,而6月30日重慶水務更是成為該板塊資金流出最大個股。
“在前期(重慶水務)上市那段時間,整體水務市場市凈率都達到4倍左右,現在來說,水務板塊的市凈率平均只有2.8倍市凈率水平。”談及此次機構出逃事件,長城證券資深水務分析師張霖表示,事實上水務行業整體市凈率存在下挫走勢,是導致個股遭遇諸如解禁潮的前提。
“對于首發機構配售限售股機構對象來說?解禁后出售絕對是大概率事件。”深圳某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對本報記者指出,重慶水務的下探還將有一段時間。
短期難以走強
截至發稿時,重慶水務的成交價僅為6.46元/股,跌幅達3.29%,換手率3.04%。有股民表示,重慶水務K線圖呈現“定海神針走勢,已經到底了。”
那么,此次重慶水務遭遇的“解禁洪峰“何時退去,定海神針又將何時方能浮出水面呢?
“這些機構其實也不是不看好重慶水務的基本面,只是擔心大盤還有繼續下探的風險,就是導致重慶水務短期仍有繼續下探可能。”張霖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機構狂拋是短期避險行為,短期重慶水務仍將面臨進一步的下探。但是從中期來看,張霖認為重慶水務價值存在被低估傾向。
作為市場占有率高達95%的區域水務龍頭,張霖認為,核心競爭力導致該公司未來還是存在穩健增長的空間,中期存在投資價值。公司估值的合理中樞應該在7.5元—8.0元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配售股解禁之后,重慶水務日前總投資共計3.3億元的四川水電項目開工建設,包括九龍縣日魯庫、中古、湯古三個小型水電站項目。分析人士指出重慶水務此舉旨在平抑整個公司盈利風險的措施,做水電的盈利模式更加穩定,也能夠很好利用其水資源開發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