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彭瑋蔚)“洗碗時,水龍頭開不超過拇指寬的水流,沖洗餐具的水還可以收集起來沖洗廁所。”昨日中午,記者見到芙蓉區瀏正街社區的節水明星熊娭毑時,她正在廚房洗碗。今年來,瀏正街社區全面推行“一戶一表”改造工程,上百戶居民實現了用水“計量出戶”。據了解,目前長沙居民生活用水的節水空間高達66%,浪費水資源的現象嚴重。
“以前,大家用的是一塊總表,用水損耗很大,每個月大家要平攤不少水費。”社區居民陳阿姨告訴記者。為解決這一難題,瀏正街社區決定全面推廣水表“一戶一表”改造。瀏正街社區書記、主任王珂告訴記者,實施“一戶一表”改造后,居民直接持卡繳納水費,避免了過去經常出現的鄰里之間因查表收費、公攤不均等引發的糾紛。
“我們這里是老房子,一直是25戶居民共用一塊水表。”今年57歲的趙穎是瀏正街社區的老居民,由于水費是公攤,每戶一個月分攤的用水達到了9.4元,將近5噸水。所以大家有時候節約意識并不強,總認為反正大家一起出錢,用多用少都一樣。“今年年初,在社區的動員下,我們實行了‘一戶一表’,現在每個月用多少,交多少,一個月的用水只要6.5元。真正實現了節約用水。”趙穎說。
據悉,長沙目前日供水量為120萬噸以上,同長沙經濟發展水平相當的濟南,每日城市供水量卻不到80萬噸。據統計,長沙城市居民用水達每日474.6升,是全國各城市居民平均用水量的2倍,接近湖南省《用水定額》規定的居民用水(160升/天)標準的3倍,節水空間高達66%。
“以前,大家用的是一塊總表,用水損耗很大,每個月大家要平攤不少水費。”社區居民陳阿姨告訴記者。為解決這一難題,瀏正街社區決定全面推廣水表“一戶一表”改造。瀏正街社區書記、主任王珂告訴記者,實施“一戶一表”改造后,居民直接持卡繳納水費,避免了過去經常出現的鄰里之間因查表收費、公攤不均等引發的糾紛。
“我們這里是老房子,一直是25戶居民共用一塊水表。”今年57歲的趙穎是瀏正街社區的老居民,由于水費是公攤,每戶一個月分攤的用水達到了9.4元,將近5噸水。所以大家有時候節約意識并不強,總認為反正大家一起出錢,用多用少都一樣。“今年年初,在社區的動員下,我們實行了‘一戶一表’,現在每個月用多少,交多少,一個月的用水只要6.5元。真正實現了節約用水。”趙穎說。
據悉,長沙目前日供水量為120萬噸以上,同長沙經濟發展水平相當的濟南,每日城市供水量卻不到80萬噸。據統計,長沙城市居民用水達每日474.6升,是全國各城市居民平均用水量的2倍,接近湖南省《用水定額》規定的居民用水(160升/天)標準的3倍,節水空間高達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