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從江西省教育廳獲悉,為了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節水意識,切實幫助廣大學生轉變用水觀念,造就具有良好節水習慣的新時代學生,自覺參與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中來。我省決定,在全省高校開展“節水型高校”創建活動。
據統計,江西省有高校95所,在校學生95.53萬人,人均用水量大約在240升/日,而上海等一些較發達的城市,高校用水定額為160-200升/日。因此,我省高校節水潛力很大。
江西省要求,各高校要將節水教育納入學生行為準則和德育考評之中,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水憂患意識和節水意識,增強師生員工節水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要開展節水宣傳教育,做到校內有節水宣傳標語,用水設施和器具旁有節水宣傳標志;要建立節水激勵機制,把節水列入校內各部門考核評價體系之中,取消用水“包費制”,落實用水定額,定期考核,獎懲兌現;要推廣節水型設備和器具,禁止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用水設備和器具;要加快供水管網改造,降低管網漏失率,已建項目未使用節水型設備和器具的,要落實經費,分期分批進行節水技術改造,力爭盡早達到節水型要求。
據統計,江西省有高校95所,在校學生95.53萬人,人均用水量大約在240升/日,而上海等一些較發達的城市,高校用水定額為160-200升/日。因此,我省高校節水潛力很大。
江西省要求,各高校要將節水教育納入學生行為準則和德育考評之中,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水憂患意識和節水意識,增強師生員工節水的緊迫感和責任感;要開展節水宣傳教育,做到校內有節水宣傳標語,用水設施和器具旁有節水宣傳標志;要建立節水激勵機制,把節水列入校內各部門考核評價體系之中,取消用水“包費制”,落實用水定額,定期考核,獎懲兌現;要推廣節水型設備和器具,禁止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用水設備和器具;要加快供水管網改造,降低管網漏失率,已建項目未使用節水型設備和器具的,要落實經費,分期分批進行節水技術改造,力爭盡早達到節水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