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方興未艾、遍布流域的新興工業園區,河流水資源保護的任務顯得比以往更為迫切。記者5月20日從黃河流域工業園區水資源保護座談會上獲悉,黃河水利委員會將與流域有關省區攜手,依照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要求,針對位于黃河流域的各類工業園區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水資源保護工作,實現黃河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據介紹,隨著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沿岸各類新興工業園區目前已達到40多個。黃河作為工業園區重要的水源對其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沿黃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黃河流域節能減排力度不斷加大,水資源質量持續惡化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水環境逐步得到改善。但黃河水污染形勢依然嚴峻,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較低,不能滿足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為強化對新興工業園區水資源的保護,最大限度減少入河排污量,實現黃河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黃河水利委員會制訂了《加強黃河流域工業園區水資源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 并在內蒙古阿拉善盟經濟開發區組織召開了水利部、黃委以及內蒙、寧夏、山西、陜西等相關部門參見的新興工業園區水資源保護座談會。
記者從此次會議上了解到,黃河流域工業園區水資源保護工作將遵循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總量控制、集中治理、統一監管以及分級負責的原則,以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為核心,加強園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監督管理,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堅決遏制用水浪費;依照水功能限制納污紅線,強化園區廢污水處理及“中水”回用,嚴格控制入河污染物排放總量,確保黃河重要水功能區水質目標的實現。
據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局負責人介紹,流域工業園區水資源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對各工業園區的取水、排污等提出了基本要求,鼓勵用水效率高的高新技術產業,積極推進清潔生產,加大節水和減污工作力度,大力推廣節水工藝、節水技術和節水設備,提高園區水重復利用率;督促企業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和運行管理,確保廢污水穩定達標排放,滿足濃度和總量控制目標要求,最大限度減少入河污染物排放量。此外將規范工業園區入河排污口設施,在總排放口及園區內重點排污單位安裝水質監測在線設備,建立健全突發性水污染事件應急預案。
該指導意見還進一步明確了入河排污口設置規范,確定了工業園區排污口的審批設置權限,規定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影響水質或水生態安全生產的、直接影響合法取水用戶安全的,一律不予審批。對嚴重超出水功能區納污紅線的區域實施核減取水量或限制審批新增取水,限制審批入河排污口。
參與研討的各部門代表對加強黃河流域工業園區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表示將結合各省區工業園區的實際積極推進指導意見的落實,確保各省區黃河河段重要水功能區水質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