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星消息(信息員 胡祥) 江蘇省鎮江市二次供水改造工程經過三年的艱辛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截至2010年5月,鎮江水司投入3500萬元,鋪設直徑50—300毫米管道25000米,完成了33個片區的二次供水改造。自此,該市6萬居民用上了衛生、安全和正常穩定水壓的放心優質水。
由于鎮江市屬于丘陵地區,地勢高低起伏,加上歷史原因和房屋開發商規劃建設的因素,造成主城區內許多片區居民長期使用二次供水。據統計,該市原有二次加壓供水單位(片區)33家,原有增壓泵約90臺(套),水池容量約6000立方米,水塔容積約1000立方米,供應約690幢樓房20000余戶居民的生活用水,年供水量336萬立方米。二次加壓泵站的建設和管理大多為房屋開發公司或物業管理,少數移交給街辦或居委會管理。而許多二次供水片區由于產權不明晰等原因,產權單位不作為、互相推諉扯皮、棄管現象時有發生,小區內管網和泵房常處于無人管理的真空狀態,致使泵房的水箱得不到及時清刷,二次污染較為嚴重,同時普遍存在著管網老化,配套不到位,水質差的現象。二次加壓供水片區的水質遠遠不能滿足居民飲用水要求。
在此背景下,鎮江市于2006年啟動了二次供水改造工程,鎮江水司采取了“因地制宜,一片一策”的改造方法,對二次供水片區實施了三結合的自來水系統改造,即舊管網改造、二次供水改造和戶管改造同時進行。同時根據管網布局和供水條件,需改造的33個二次加壓供水片區中,可以取消泵房直接改為直供水片區的有22家(如東吳新村、鳳鳴新村等),其中有3家可以納入鎮江水司現有泵房增壓供水;其余11家受地勢及建筑層高的制約,經現場查勘和水壓跟蹤監測,需對現有泵房實施改造,即采用國內先進的全封閉無污染腔式自平衡無負壓給水設備(該設備不再需要水塔和蓄水池,且無二次污染),方可改為直供水。
鎮江水司積極克服資金緊、任務重等諸多困難,自籌資金、分期操作,使這一涉及國計民生、企業形象、企業效益、社會用水安全的大事逐年推進,現已成效顯著。
經過改造后,采用先進的無負壓裝置,從根本上杜絕了水質的二次污染,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用水保障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