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訊 (記者覃世默)5年內發展30萬畝甘蔗高效節水灌溉項目——這是“甘蔗之鄉”崇左市江州區當前正在推進的“富民工程”。該項目目前已完成10萬畝甘蔗生產噴滴灌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首期將完成6萬畝示范基地建設。10月20日,江州區專門召開建設動員大會,要求舉全力把江州區打造成為廣西甘蔗高效節水灌溉示范縣(區)。
江州區是全國重要的蔗糖生產基地,人均產蔗產糖量居全國第一,制糖業稅收占財政總收入的70%,制糖工業產值占全部工業總產值的70%,農民種蔗收入占全年總收入的80%。然而,江州區又是廣西左江旱片中心,容易形成春秋冬旱。因沒有水利設施支撐,該區干旱年份甘蔗產量比豐水年份減產150萬噸,農民人均減收3000元以上。7月20日,江州區入選中央財政第三批小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高效節水灌溉試點縣)。9月17日,江州區引進了甘蔗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努力破解蔗糖產業存在的突出問題。
在此之前,江州已在甘蔗高效節水灌溉方面進行了嘗試,并收到良好效果。記者10月19日在江州區新和鎮萬畝滴灌甘蔗良種繁育基地采訪時看到,在滴灌滋潤下的甘蔗長勢喜人,風乍起,蔗地碧波萬頃。該基地由中央財政投資,一期工程于2010年1月開始建設,目前共整合土地面積1056畝,完成投資720萬元,受益農戶66戶。基地采用以色列地埋式滴灌技術,將節水灌溉、精確施肥、病蟲害防治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科學結合起來,形成先進的集灌溉、施肥、防蟲“三位一體”的綜合節水工程。
“有了這個滴灌工程,再也不怕干旱了,現在甘蔗長勢很好,又粗又壯,給我們蔗農增收帶來了保障,而且勞動強度也減輕了很多,不用那么辛苦啦。”那湴屯農民施群海告訴記者,他家13畝甘蔗,上個榨季畝產8噸多,總產100多噸,比未建有滴灌工程前增產30多噸。
據專家介紹,江州區30萬畝甘蔗高效節水灌溉項目建成后,按平均畝產提高兩噸計算,總產量可增加60萬噸,每年可增加財稅收入7000萬元,實現農民增收3億元、人均增收1200元。日前,該區把10萬畝甘蔗節水灌溉項目下達給轄區4家制糖企業,得到了積極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