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網訊 5月6日,《重慶晚報》一篇題為《重慶部分小區居民“偷水” 專家稱零星滴水傷肝》的報道引起鄭州水司的重視,根據報道內容宣傳處領導隨即與河南電視臺《民生大參考》聯系,經溝通協調,針對目前部分居民在家中將水龍頭開小點,一滴一滴接水吃的情況,與民生大參考《生活新發現》欄目合作,共同策劃制作專題節目《生活新發現:飲用“滴滴水”會傷肝?》,向市民傳導正確的節水觀念,提醒市民滴水行為不是節水,是偷水,更無異于健康。
5月7日,民生大參考《生活新發現》欄目組一行三人到鄭州水司深入采訪,采訪中,營業處負責人用總分表計量不符的事例告訴廣大市民這種看似節水的滴水行為,其實是一種偷水行為,是在讓其他市民為自己的用水買單的一種不公平行為。為更好的說明飲用滴出來的水并不利于身體健康,在鄭州水司水質檢測中心,工作人員現場做了水中游離余氯的測驗,經測驗發現,自來水管中正常流出來的水,水中游離余氯符合國家標準。而長期滴出來的水卻不符合國家標準,這樣更易于細菌的滋生。
此次通過生動形象的民生大參考《生活新發現》欄目提醒了廣大市民不要將“滴水”當作節水,從輿論宣傳改變市民老的用水觀念,減少市民的滴水行為,樹立正確的節水觀念。
(鄭州水司 陳馨)
(鄭州水司 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