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龔興建 通訊員 王長江)9月2日,副市長劉進能、市政協副主席楊新輝率市住建局、市公用事業局主要負責人等一行趕赴北京,在國誼賓館接過了“國家節水型城市”獎牌。此次,全國共有17個城市獲此殊榮,我市是湖南省首家“國家節水型城市”。
2009年初,市委、市政府率先在全省作出“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的決定,明確由市政公用事業管理部門具體組織實施。兩年多來,我市堅持“開源與節流并重、節水先行、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的原則,大力推進觀念節水、制度節水、設施節水和科技節水,市直有關部門和“四區”大力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節水創建工作深入民心,“豐水地域不必節水”的觀念發生了根本改變,先后涌現出湖南中煙常德卷煙廠、恒安紙業等10家節水型企業,市委機關、武陵區政府機關等30個節水型單位,電力新村、金色曉島等27個節水型社區和小區。
去年底,我市成為湖南省節水型城市。今年5月,經國家有關部委考核,常德被正式命名為第五批國家節水型城市。
授牌儀式后,副市長劉進能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市將不斷鞏固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的成果,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保障力度,穩步推進非居民用水超計劃定額累進加價和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水價,大力興建一批污水處理、中水雨水利用和飲用水安全保障等節水設施,推行城鎮水務數字化管理,在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作者:龔興建 王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