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為期三天的2025年第三十六屆內蒙古農業博覽會在呼和浩特圓滿落下帷幕,與之同期舉辦的第十三屆內蒙古(春季)農業機械博覽會、第十屆內蒙古林產品博覽會也順利收官。此次盛會規模空前,亮點紛呈,為內蒙古乃至全國的農業領域帶來了一場極具影響力的行業盛宴。
一、數據亮眼,彰顯展會強大號召力
在三天展期內,現場熱鬧非凡,共接待觀眾達6.5萬人次。截至28號中午12點,展會成績斐然,意向成交額突破20億元,現場成交額達8.68億元,現場簽約項目956項。其中,來自呼和浩特市及周邊省市的3000多名專業合作社成員積極參與,現場采購交易額達到1.2億元 ,強勁的數據表現彰顯出展會強大的市場價值與行業影響力。
二、智能科技薈萃,引領農業變革潮流
展會現場人潮涌動,交易活躍,農資、節水灌溉、農牧業機械等展區訂單量名列前茅。各類農業“黑科技”產品成為焦點,無人駕駛拖拉機、無人植保航空器、智能除草機器人、AI氣象監測儀、引黃滴灌絮凝沉淀設備、高標準農田碎石機以及新型土壤保水劑等前沿科技成果隨處可見。這些創新產品不僅讓觀眾大飽眼福,更為農業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有力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讓科技真正成為農業騰飛的翅膀。
三、多元展示,全面覆蓋農業全產業鏈
本屆博覽會規劃布局合理,設置七大展區,全面集中展示農資植保、節水灌溉、智慧農業、區域公用品牌、農牧業機械、高標準農田建設物資以及氣象服務和金融保險服務。展出總面積超5萬平方米,其中室內2萬平方米,室外3萬多平方米。來自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900余家龍頭企業及科研機構踴躍參展,設置展位超1500個。全國各地的投資商、采購團、參展企業及農牧業領域知名人士齊聚草原青城呼和浩特,共商合作,為行業發展出謀劃策。六個展廳與南北廣場聯動,豐富的產品種類涵蓋春耕備耕各個環節,為參觀者提供便捷的一站式購物體驗,現場驚喜折扣更是讓采購者盡享實惠。
四、高端論壇云集,共享農業知識盛宴
展會期間,多場行業論壇同期舉行,包括內蒙古農牧業機械行業發展論壇、內蒙古合作社論壇、內蒙古農場主大會以及內蒙古特色果蔬產業大會等。參會者不僅能在展會中采購到質優價廉的農用物資,還能深入學習先進的合作社經營理念與高產增收種植技術,為農業生產帶來全新思路與方法,干貨滿滿。
五、公益先行,傳遞溫暖情系農牧民
內蒙古農博會始終堅持公益屬性,不斷完善公益舉措。今年展會同期舉辦“聚力北疆、共興鄉村”公益行動啟動儀式,積極宣傳普及鄉村振興專項資金申報方式,為廣大合作社和農場主謀福利。展會期間,現場發放5000件工裝外套,將溫暖送到農牧民手中。極具特色的烤全羊也讓觀眾品嘗到地道內蒙古味道,留下美好回憶。
六、線上線下融合,拓展展會無限可能
緊跟時代步伐,本屆農博會積極探索線上線下同步發展模式。“東昭云端農博會”和“東昭云端農機展”小程序正式上線,老百姓通過手機云展臺就能與商家便捷溝通。展會現場通過直播形式進行報道,聯合網絡達人推出特價機型供線上選購,打破時空限制,讓農業產品與服務觸手可及。
此次內蒙古農博會和內蒙古春季農機展的成功舉辦,對推動農牧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農牧業技術推廣與科技成果轉化、提升內蒙古農牧業品牌市場競爭力、拓展銷售渠道、助力農牧民增收以及加速農牧業現代化建設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三天展會也為呼和浩特市的交通、酒店、物流、餐飲、廣告、購物、旅游等行業帶來上億元的經濟拉動效益,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